铜鸟食罐有收藏价值吗?

后美淇后美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铜鸟食罐有收藏价值吗?

清中期,由于食罐大多为官府和贵族使用,工艺也较为精致,所以被许多收藏家所看重。清晚期以后,食罐开始在民间普及,制罐工艺也日趋简化。解放后,由于食罐使用不是很普遍,加之人们的思想意识认为食用陶瓷更能体现高雅精致,所以食罐的制作工艺大多已趋向萎缩。

我国的食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制罐工艺精湛,艺术价值高。在众多的食罐中,以彩陶食罐的出现时代最早,但也最为粗糙,多在青、褐色底子上描红、涂白或在红陶上绘白色花纹。从新石器时的彩陶食罐到早期的岩画上均有人吃狗肉、鸟肉的图像。近代中,有的人在瓶形食罐中盛放狗肉、羊肉馈赠亲友,在台湾,某些家庭里还有在腊猪肠中盛放鸡、鸭、鱼、肉腌渍后赠送亲友的,这种腊肠形似现在的台湾松糕,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既可口又方便。岩画所示,有鱼、鸟、耕作、狩猎图像,同时还有使用食罐的情景。

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罐是公元前2500年至3000年之间的彩陶鸡罐,现藏于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院。鸡罐高25.8厘米,口径16.5厘米,有盖,鸟蹲于罐颈上,长颈,圆腹。2000多年前的陶鸡罐,1932年出土于陕西勉县温泉,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鸡罐高33.5厘米,口径21厘米,粗颈,圆腹,上有双耳,翼立,胸背隆起,有脚,腹内藏1丸,形象传神。唐代的刻花玛瑙蟠螭纹鸡首罐,1952年高安县出土,残破。唐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李茂权墓出土的剔红牡丹纹鸡首瓶,高27.4厘米,肩上有对称鸡头双系,口沿下系鸡冠纹,腹部刻升彩云行鹤鸡纹。宋代的青白瓷鸡冠瓶,1958年江西省鹰潭市南宋周氏墓出土,高35.8厘米,口径12.3厘米,青白瓷,尖唇,长颈,丰肩,圆腹,上下分饰刻花云雷纹,腰系纹带,足缘饰弦纹。明代中期的石榴花形瓷罐,1965年南昌市邓氏墓群出土,高37厘米,口径19.6厘米,蓝釉,素面。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缠枝菊纹鸡罩瓷罩,藏于江苏省文物商店,瓷罩平沿,直壁,下沿集章式环扣三个,扣间宽边饰回纹,扣内刻梵文八宝相,盖顶圆,周饰回纹,正中凸起葵花式纽,口径6.8厘米,底径4.2厘米。

以铜质食罐为最多,有方、圆两种,多在素面素地的青铜器上加铸铭文。食罐表面有的加以打磨,反射玄黑光泽,有些则保持原始的紫红色,铭文多为官爵名称、占卜时日、祝福辞句等。三晋之地的食罐多以铭文为主,内容多为官职、名称、颂德、祭祷之词和四时吉语,亦有“仓原长寿”“久贵多子”“羊肠之道”“宜蚕五谷”“受黍盈车”等俗语。其中,“久贵多子”“受黍盈车”,喻意积福多寿。以书体言则有篆、籀、楷、隶、行、草种种,以饰刻言之则有浮雕、隐起、朱书、白书(注:亦称朱批、朱书)、书痕脱落等。

古代食罐除作吃饭、盛放肉类等的用具,还广泛应用于民间礼节和民俗活动之中,如在婚嫁、生育、葬礼、宗教活动等礼仪上使用食罐,还有作为祭祀的供器。湖南南部地区在嫁女时,新娘的铺桌要选用六角形的食罐。广西贵县在拜祭白虎祀神时,将猪头、鸡羽、猪尾等放在有盖食罐中投水而祭。台湾仍沿用古制,在农历除夕中午饭前,将一年来的剩饭,投入预先准备好的五只食罐内浇上油烧熟,称为“饭化”。在台湾高雄地区的民间,仍保存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竹筒饭”的习俗,竹筒须添上用黄黏米同猪内脏等蒸煮而成的“猪肉糯米饭”,全家食用,其寓意是“饭化(吃光)有余”。

食罐常与其他饮食器配伍组合为套系,用于盛放或蒸煮食物。《周礼》中记载的“黍康(盛米饭)、桃氏(盛羊肉)、秫氏(盛鸡鸭蛋)、盐氏(盛咸肉)”,“簋一、俎一,陈于东方,祀日”等,“鸡人(司晨)以时进鸡,置而弗使知”;及“凡祭祀,共其鸡黍”,注:“鸡黍,齐也”(斋食);“夹矢(指从侧门进)者执盅以从(从祀),三人赞,从者执升壶以出,既施(把饭赐给在场的人),兴谒者受命,各即其席,以卺(酒杯)受爵”(饮酒);“凡王举(用),食饱而散”(按,指用膳毕)等,这些记载表明,食罐常与簋同用,一般为一对(在台湾高雄,尚有四只一组的),一圜一方,一盖一釜,相配协调。周代,还有专用于饮茶的瓷罐子,其形制和性能与食罐相似,陶质而木质胎,小口散肩,颈上部附有一环形柄,可用于煎煮、温热,或用于洗涤。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