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洽多闻书法?

汤雪青汤雪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提法很有意思,“博雅”本来是对“博学多才”的赞语。 《后汉书·郑玄传》:“少受业太学,师事扶风马融。融时时难问,昭悉应之;融俯不能对。乃叹曰‘若昭言者,识理之甚高。’因集门人都对昭,昭遂讲论不已。”李贤注引张揖说:“昭善《论语》、《孝经》。”可见当时就有以“博”、“亚”为谥号的了。 “雅”是“正”的意思。古人所谓“正音”“正体”……都是就文字读音而言的。《诗·郑风》有《野有蔓草》篇,旧传为郑国女子唱于郊野求爱之歌: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原是一首诗,后人将它分解开来,成为男女双方的对话。其中“零露漙兮”——露水不少啊——和“零露瀼瀼”都形容露水的状态,前者形容露水不多,后者形容露水已经丰饶了。“漙”通“团团”,形容露珠圆而少的样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刚出芽儿的小露水珠儿。这样形容,正好说明那蔓生的野草刚刚冒出嫩叶来,在清晨的阳光下,清新可人。

这诗写得真美!它没有一般情诗中常见的羞答答的成分,而是充满少女那种纯真大胆的热情。她面对所爱的人,丝毫不加掩饰自己的爱慕之意。所以,这首诗被用来解释“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时候,也就顺理成章地用了上面两句话来说明主人公的心情。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很平常,但它们的含义却很深。“漙兮”“瀼瀼”并不是泛泛的形容词,而是专门来形容那刚刚萌发的爱情的。 那么什么是“博雅”“高雅”呢?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之言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道而行之说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已没,虽有俞伯牙、钟子期,莫之听琴瑟。故武王既殁,周道衰微,诸侯桀傲,淮南厉王杀死,孝景帝不遵懿行,窦氏专朝,武安侯作大酷吏,夷缪伯无复令德。”这段话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都为了治国平天下着想,各立门户,相互争斗。到了后来就没有人能再听得进别的意见了。因此才造成了后来的诸侯争霸的局面。

这就是“博雅”最初的意义吧…… “风雅”又是什么意思呢? 《诗经》共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这些诗大多产生于民间,描写的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语言也非常通俗浅显。“雅”分大、小两类,小雅也是民间的作品,大雅则是贵族作品,内容也多反映政治状况和社会现象。 先秦时代人们称这些文章为“诗”或“诗三百”之类的称呼。其实《诗经》不仅包括“四始六义”中的“六义”,还包括一些民歌以外的乐府歌辞。

西汉时期有人将这些诗歌加以分类编选成集,称为《毛诗》,到三国魏时,有人根据鲁国的毛亨所做的传和赵国的高亨所作的笺,合起来叫做《毛诗传笺》,简称《毛诗》。东晋时的“大儒”郭璞作过一部《诗经》的字义注释的书,名为《毛诗诂训传》,简称《毛氏传》。以后的人就将他所说的“诂训”二字作为《诗经》的代称。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所称的《诗经》。

伏魔灵伏魔灵优质答主

你确定他写得不是“博学笃行”,而是“博洽多闻” 这是错的呀……(▼皿▽皿) 我觉得题主还是先弄清楚吧~

这个题目是《大学》里的一个句子。原句应该是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学” 所以这句的全文是这样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好学的知识才比较接近智慧,努力学习的性格才更接近仁爱,知道羞愧的知识才最勇敢。”

“博洽多闻”——出自《庄子·秋水》中的“惠子谓庄子曰‘子非鱼岂可晓鱼之乐’;答曰:‘我非鱼焉能知鱼的乐趣!’”而这里用的并不是“乐”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见闻广博”(和现代汉语中理解的不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