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晶体纹?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晶体纹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其表现形式来定。 首先来说,天然形成的玉石都是多晶集合体,也就是说由无数细小晶体集合而成。这些细小的晶体我们可以称之为结晶体或者晶体芽(我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称呼),它们是由矿物晶体在特定条件下生长而成的。所以,所有玉石都伴有晶体的存在。
而玉质好与不好,除颜色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的晶体形态好不好。也就是这堆积起来的晶体是否排列有序、粗细适中并且相互之间的过渡自然、衔接顺畅。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的话,那么这种玉质就好。反之则较差。比如我们常说的“雪花棉”其实就是指翡翠中特大的晶体,它如雪花般均匀分布,给人以清爽的感觉。又因为颜色较浅,不会过于抢眼,所以很是讨喜。再比如说“苍蝇翅”,其实是指翡翠中细微的晶体,因为它形状像昆虫的翅膀而且颜色略黄,所以在强光下会反光,看上去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又因为是细微的晶体,所以对光线影响的面积较小,因此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相反,有些玉石的晶体形态就较为恶劣了。比如未充分融合的粒状结构,可以看到里面的晶体明显是大块头的,而且排列杂乱无章,这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水泥桩”或者是“玻璃渣”,这样的质感当然很差。 其次来说说晶体纹的问题。前面已经说到,所有的玉石都是多晶集合体,所以必然会有晶体。那会不会有裂纹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罢了。而对于明显可见的裂纹,行内称为裂开。对于轻微可见的裂纹,行内称为絮。对于肉眼难以观察到的裂纹,叫做暗裂。对于没有裂纹但是结构松散的,叫做绵。所以对于不同性质的瑕疵,应该区别对待。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不完美都是有危害的。
以翡翠为例,虽然其内部会出现各种瑕疵,但是这些瑕疵的位置大多都比较隐蔽,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同时由于人们欣赏玉器的时候往往强调“瑕不掩瑜”,所以一些轻微的瑕疵被掩盖住也不会影响价值的判断。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首饰而言,一些轻微的瑕疵就变得比较重要。比如说镶嵌首饰。因为镶嵌材料的选择往往很讲究,且大多数选用钻石、水晶等晶体颗粒较小的宝石。这样一来,原本应该作为背景的玉石部分就会显得比较突出。其中,原本应该隐去的瑕疵也就暴露出来了。如果这些瑕疵比较明显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首饰的颜值。这个时候,瑕疵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