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哪的比较出名?

沙暄茹沙暄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非凡的陶瓷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时期,南方已经出现青釉陶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青瓷成为主流;隋朝时,开始烧造白瓷和绿釉陶;到了唐朝中期,“南青北白”格局形成并延续到宋代,江西景德镇窑、浙江越窑和河北邢窑生产的青釉、白釉成为当时最精美的陶瓷。

宋朝时制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继承唐五代青白瓷的基础上,山东青州、徐州等地出现了“仿古定”、“紫定”,河南禹县神垕镇出现“仿宣德炉”。元代时,随京杭运河的开通,江浙一带的瓷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青花瓷应运而生。这种用含钴料制成的青花图案装饰瓷器的工艺,在明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成化年间,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令人惊叹,据《大明会典》记载,明朝皇帝多次下令,为皇后、嫔妃们专门烧制“御用监瓷”,单是碗盘之类的日用瓷就达两千多件之多。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月,朝廷甚至派太监到景德镇,专司监督烧造御容瓷,可见对瓷器的重视程度。

除了青花以外,明晚期还出现了五彩瓷,其特点是颜色丰富,有红、绿、蓝等多种色彩;造型上除传统碗碟外,还有高足杯、葫芦瓶等。这些精致细巧的彩瓷大量出口欧洲各国,深受欢迎。 清康熙时,广东开始烧制珐琅彩和斗彩,但最负盛名的是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这种工艺品色泽艳丽,坚硬耐磨,不易腐蚀,在古代极为名贵,目前则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栾柏青栾柏青优质答主

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378年,晋安帝为了躲避战乱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南迁来道了会稽,后来又继续南迁。一直到太平五年,也就是公元400年,安帝准备返回建康。在返回建康的时候途经上虞的舜江口,当时他的龙船受阻了,没办法前行。于是他就问当地的老百姓说这里叫什么,当地的老百姓说这里就是舜江口。因为这个地方是大禹的老家,大禹曾经接受舜帝的禅位,所以舜江口是以舜来命名的。晋安帝听完了之后说这里风水极好,于是就想在这里烧一窑柴用作祭祀,所以在这里烧了第一窑瓷器。这个地方就叫窑头,到现在还有这个地名。从这个地方就开始烧瓷了。而且我们当地的出土文物也是得到了证实,在窑头的附近有一个上岩山古窑址。1954年冬,我们当地的农民在那里取土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古窑,在1955年就做了挖掘,挖了三个部分。从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有东晋的五铢钱还有青瓷的匣钵和废的瓷片。当时浙江省文管会在1957年的时候鉴定这批东西为东晋时期的。所以我们的越窑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到了唐宋时期是我们越窑青瓷的鼎盛时期。那么到了北宋晚期越窑就趋于衰落了,后来随着陶瓷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还有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逐步由瓷釉为主的青色过渡到以釉下彩绘为主的龙泉青瓷,这样青瓷的重心由越窑转移到了龙泉窑了,龙泉窑继续作为瓷都,那么上林湖附近的越窑就处于停烧的状态,这样一直到了1980年。1980年我们中国要准备到美国举办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博览会。当时就组织了全国的有关的专家在我们浙江召开了个论证会。当时有30多位像景德镇的陈万里这样的全国的一流的专家在这里经过论证认为,青瓷的发源地在上虞绍兴,而且青瓷的水平还代表了单色釉的最高的水平。那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瓷器之国,我们不能让青瓷成为绝响,一定要恢复传统,这样专家就拍板把这个重要的工程交给了我们,也就是绍兴市上林湖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的前身绍兴越州古窑工艺厂。那时候我就在那个厂里面工作,我们经过了10多年艰辛的努力,逐步地恢复了传统的制作方法和烧制工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