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一锭多少人民币?
“京宝”是清中期开始使用的官方货币,与“户部”的简称有关。《清史稿·食货志》有记载“光绪元年,始铸‘大清光绪元宝’,分京局、江南、浙江、广东、湖北五处铸造。” 也就是说,这种“京宝”是在1875年开始铸造的。它并不是传统的圆形方孔币,而是一枚中间有圆洞的圆形硬币。
清后期,因为外国银元大量流入,而中国的传统制钱长期疲软不振,为此清政府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规定,以银元本位币制,取消制钱。但外国银元价格高且不便于携带,为此国民政府在民国八年发行了“袁大头”,以袁世凯头像为图案,重量标准参照国外银币,每元重7.3克。同时为了便于识别和计算,在正面刻上“壹圆”或“伍圆”等字样。 但袁大头也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就是真假难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制造工艺简单,机器设备简陋,很多假币都是手工仿照真币做的,肉眼很难辨别。于是后来有人在袁大头的正面或者背面打上一个记号,用来标识这枚银元是真是假。而这个标记就是一个“圆点”。
由于这个标记比较独特,而且只有专业的鉴宝人员才能发现,一般人不会去注意,因此这个标记也被称为“盲点”。 有盲点的一般都是真品,而没有盲点的则可能是仿冒品。当然这也是一般情况,不排除个别情况没有盲点,或者有盲点的可能性。所以,要判断一枚袁大头的真伪,就要看它的正反两面有没有盲点。如果有,且位置正确,那就是真的;如果没有,那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