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价值多少?
1965年,湖北武昌吴王庙附近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这件器物通体被镀上了一层绿锈。 出土时,这件器物已经残断为三截,修复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把青铜短剑,长38.4厘米,宽4.6厘米,重0.5千克,制作精妙、造型古朴。 更为神奇的是,这把短剑上还刻有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这更是确定了此剑的身份——越王勾践剑。
据专家推测,这把剑可能是越王勾践参加祭祀等活动时的装饰用剑,而不是实战用的武器。因为当时真刀真枪的干架,用这么长的剑很不方便,但用来表演刺杀和防身还是绰绰有余的。
后来,这把剑被列入国宝级文物,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内。然而,随着电视剧《越王勾践》的热播,越王勾践剑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家喻户晓的文物。那么,这件文物真实的历史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越王勾践即位后,任用范蠡等人,励精图治,使越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497年,越国灭掉了瓯骆族建立的东越国。越王勾践打算北上中原,实现自己称霸的野心,于是率领大军攻打吴国。
由于两国的兵力相差悬殊,越军的主帅灵姑浮中箭身亡,越王勾践见进攻受阻,便亲率士卒攻城,结果被一弩射中了面颊。随后,吴王夫差带领军队反扑,越王勾践不敌,只好退守会稽。为了激将夫差出兵,越是派遣大夫文种到吴国求和,并献上勾践本人的战俘,但遭到夫差的拒绝。
危急时刻,范蠡建议勾践投降,并带着儿子范建到吴国做人质,以换取越国百姓的活路。吴王夫差接受了范蠡的请求,并让伍子胥为范蠡解除了武装。就这样,越王勾践以卑躬屈膝的方式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然而,吴王夫差与伍子胥没有真正放过越国,他们暗中准备攻伐越国,而这一次,伍子胥选择了亲自领兵出征。这时,越王勾践已经回到越国,准备重整旗鼓,再图争霸大业。他一面安抚百姓,一面重用范蠡等人。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他实行了“县制”,建立郡县制度,并派兵驻守。同时,他还命人在今绍兴一带开凿沟渠,引水灌田,发展农业。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越国终于度过了难关。
到了楚威王时期,越国乘着楚国北方受秦威胁,力量难以集中南部的时机,发动了复仇之战。越国大举兴兵,杀向吴国。此时,吴国正在与晋国争霸,无暇他顾,国内仅以水军抵抗越军。双方战船在太湖中相遇,杀得难分高下。最后,越国采用了范蠡的建议,采用火攻计策,烧毁了一部分吴国的战船,取得了胜利。此后,越国继续南下,消灭了剩下的吴国军队,俘虏了吴王夫差。
此次战役,越国大获全胜,消灭了吴国的主力,彻底扭转了自夫椒败仗以来被动的局面。不久之后,越王勾践再次北上,与齐、晋等国结盟,共同讨伐楚王熊渠,逼楚屈服。